实际上,NFT的本质是在元宇宙内创造出差异化、创造出稀缺。在元宇宙当中,人们完全可以对数码造物实现无限的复制,稀缺本来可以不存在。而借助于NFT技术,每一个物品都可以被打上独有的标签,或者赋予特殊的涵义,从而成为独一无二的东西。这样一来,稀缺就被制造了出来。物以稀为贵,有稀缺就有价值,就可以交易。如此,有了交易活动,就建立了元宇宙的经济体系。现在人们所做的很多工作,就是试图在元宇宙当中构建起稀缺性。例如,现在的数字水印、数字权利管理(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,简称DRM),以及非同质化通证(Non-Fungible Token,简称NFT)等重要技术,其实都是为了制造稀缺的技术。
所有的元宇宙平台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,那就是涉及虚拟地产或者虚拟物品交易的时候,都有一个合约,这个合约就是NFT。比如,GameFi边玩边赚(play to earn)的模式,让玩家不仅可以体验游戏本身的乐趣,还可以在游戏中赚取收益。GameFi通过DeFi与NFT的融合,并以游戏的方式呈现,成为元宇宙金融体系的一部分。目前,阿里巴巴和腾讯推出的 NFT 产品在可交易性方面缺失且并非去中心化,对于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大平台,现阶段 NFT 产品的布局更多的意义在于方向布局/早期市场占领。
我国银行届也在积极探索,有三家代表已经抛出了方案。招联消费金融:普惠服务自动化、消费体验全真化、智能管家定制化。百信银行:AI数字人、沉浸式体验、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。江苏银行:客户感知、客户连接、服务呈现。比如,百信银行是国内银行机构首次表态要“迎接元宇宙”。2021年11月18日,正值百信银行四周年之际,该行发行了行业首个NFT数字藏品——“4 in love”,并同步推出了“AI虚拟品牌官”的二次元形象。